我国的造船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但是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了很所不足,造船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重复建设太严重,同质化的竞争激烈,这样就陷入了恶心循环,不利于造船业的发展。
沃尔沃柴油发电机在造船业中的应用还是很多的,华全希望在船用发电机组领域能够获得一些市场份额。
据权威机构统计,去年,我国造船产能的利用率仅为64.9%,造船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受海工产品的超低首付导致船东推迟接船甚至弃船的拖累,相当一些企业现金流困难。 造船和海工产能过剩,表面上是市场高峰时的不理性投资扩产造成的,深层次的问题却是创新驱动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应该从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以调结构为主线,突出提高有效供给,减少过剩的低端供给,推动造船业向中发展。为此,胡可一委员建议:
一是补创新短板。我国船企普遍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不强、创新和创新驱动不足、创新模式属追随型、质量不过硬和行业管理针对性不强等软肋。因此须鼓励造船企业对标日韩进行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根据自身的设施条件,选准突破口,变全能为专业,在某一细分船型领域做精做专。以“工匠精神”推进高素质的自有员工队伍建设,强质量、树品牌,向高效产能升级。
二是去低端产能。针对造船和海工企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管理,压减创新能力弱、工艺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造船低端产能,实行关停并转,提高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自律产能,避免内部无序恶性竞争,通过升级改造形成高效率、智能化、低能耗和绿色环保的产能,形成合理的产能结构。
三是调产品结构。我国造船产能过剩表现在常规船舶建造能力的结构性过剩,而并非高技术复杂船型建造能力过剩。因此,应从产品结构调整为着眼点,鼓励造船企业向广义的海洋运输、海洋安全、海洋科考和海洋工程四大装备方向拓展,抓住“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提高本土化配套率,引导企业利用现有设施向多元化方向转型发展。
四是降运行成本。船舶工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劳动力和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再加上我国造船效率仍低于先进造船 ,因此造船企业要强化成本控制,用高效率来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相信在推动造船业向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措施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并且在未来国内的造船业能够为国内的国防以及民用船舶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